发布时间:2021-01-29 来源:用友央客
央企数字化转型是要在党建统领下,以“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建设核心动力”为愿景目标,以落实强国战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充分发挥资源推动和指标牵引等作用,以数字化网络、数字化平台、数字化应用建设为战略支撑,推进经营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与管理数字化,加快企业转型升级(见图1)。

经营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龙头,也是衡量企业转型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标志,包括经营导向转型、客户经营转型、产品经营转型和经营方式转型等。经营导向转型是建立推进企业从规模发展向高质量发展、传统发展向创新发展转变的激励和考核牵引的指标体系。要淡化企业传统发展方式的用户、营收、利润等规模性指标,强化基于数字化的高质量产品、高质量设施、高质量资源及由此带来的高质量客户、高质量营收等结构性指标、创新性指标和能力性指标;同时,超越产品自营的方式,创设适应数字化特点的合作经营和资本经营等创新经营指标。客户经营转型是基于数字化新技术手段,推动客户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转变。要充分运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全方位收集客户全流程线上线下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而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从客户价值和消费特点等多视角刻画客户,并设计针对性商业模式,收费模式从传统单一的交付式向后续服务收费及后向收费等灵活多样转变,客户服务从售后服务向全程服务、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客户经营从产品经营向价值经营升级。产品经营转型是基于数字化新技术手段,推动产品发展模式和经营模式转变。一是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注智传统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使用体验和高附加值,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实现高质量发展;二是基于产品注智、大数据客户画像和商业模式设计,推动产品经营从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拓展、单产品经营向多产品融合经营转变;三是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等手段,构建企业业务能力开放平台,将企业积累的数据、渠道、资源、生产能力等进行封装并通过开放平台对外开放,扩大企业收入途径,推动产品经营向能力经营拓展。经营方式转型是基于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推动产品及企业经营方式从独自经营向合作经营、从封闭经营向开放经营转型。一是构建产业链聚合和贯通平台,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纵向合作和同类企业横向合作,满足用户产品多样化选择和一站购齐需求;二是构建用户使用体验监测与需求互动平台,随时收集用户使用体验数据和产品需求,促进产品改进和服务水平提高;三是构建产品和项目发展的资金众筹平台,快速募集发展资金,低成本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需求。生产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心,也是企业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包括营销渠道转型、生产运营转型和研究开发转型等。营销渠道转型是应用新技术手段,推动销售服务从传统实体和直销渠道向电商化、新零售和机器人服务渠道模式升级。一是运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构建企业用户自助的销售服务电商平台,推动企业营销服务从线下向线上迁移,形成线上线下一体的O2O模式;二是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升级实体渠道,构建与电商平台对接的自动感应、人脸识别、自动刷单等智能化新零售模式;三是引入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与用户需求体验互动平台对接的人机互动的机器人引导销售服务模式。生产运营转型是应用新技术手段,推动生产运营模式和产品开发模式的转变。一是运用数字化基础技术、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生产设施的数字化更新改造,进而向网络化和智能化升级;二是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产品、设备、资源、物料等的虚拟化、自动识别和数据自动采集,并运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构建业务管理、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设备管理、资源管理平台,以及与电商平台、用户使用体验监测和需求互动平台对接的生产运营调度控制平台,实现生产运营状态的自动监测、自动预警、自动优化,以及生产运营能力的封装和对前端开放,推进按需生产的定制模式、零库存管理模式以及数据驱动的生产运营模式,实现产品可追溯和资源有效利用。研究开发转型是运用新技术手段,推动研究开发方式和开发环境的转变。一是运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构建产品设计创意众筹众包平台,并与用户使用体验和需求互动平台对接,建立产品研究开发的用户参与模式及众筹众包模式;二是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和协同工具,构建企业产品研究开发的协同平台,形成企业协同研发模式;三是运用软件、AR/VR、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研究开发的设计和仿真环境,形成产品方案智能化的创成设计模式。管理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也是企业转型成功的重要板块,包括管理模式转型、决策模式转型等。管理模式转型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推动企业管理模式从传统的流程管理模式向平台化管理模式转变。一是构建公司及各专业条线和职能部门的数据信息管理平台,采集和处理企业人财物信息资源及经营活动的各种管理数据信息,并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封装,实现数据信息的开放共享;二是将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与生产调度平台有机对接,支撑数据驱动生产运营。决策模式转型是在上述各平台建立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构建决策分析模型、算法,推动各领域决策分析的精准化、智能化。在市场领域,根据客户需求和消费行为数据进行客户分群,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商业模式,推进精准营销和服务;根据产品销售和竞争等动态数据进行监测和预警,快速调整营销策略和改进产品,推进产品和体验升级。在生产领域,根据市场订单和设备资源数据进行生产计划安排和工单派送,推进柔性生产和精益生产;根据设备运营利用和运行状态数据进行设备更新扩容和维修计划安排,推进设备技术进步。在财务领域,根据产品销售和生产数据进行客户与业务成本效益分析,把控客户与业务合理布局,推进客户与业务价值优化;根据资源投入和产出数据进行投资效益分析,控制资源有效利用,推进资源精益配置。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也是企业转型成功的必备条件,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云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和云开放能力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是运用网络通信技术,建立企业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广泛关联,并实现内外部的全连接。一是利用宽带、Wi-Fi、蓝牙等通信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构建企业内部活动空间范围的企业专网,形成企业网络基础设施的核心;二是借助公共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建企业内部活动空间范围的虚拟专网、形成企业网络基础设施的补充;三是接入公共宽带、移动通信网络,构建企业与外部连接的通道,实现企业网络基础设施的开放。云基础设施建设是运用云技术和边缘云技术,建立企业云化资源池和云平台架构,实现企业云化运行。对于有条件并对安全特别关注的企业,可以运用云技术和云技术和边缘云技术,构建企业自主开发的云资源池,推动企业各种平台的云化部署;对于一般企业,借助云公共服务企业的云资源池和云架构,构建企业需要的专属云。
云开放能力建设是运用软件、虚拟化等IT技术,建立企业能力封装和云化,实现能力对内对外开放。一是对企业需要对内共享对外开放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进行虚拟化和软件定义,以及标准化、能力封装和云化部署,形成开放能力;二是对企业需要通过通用化规模发展的成熟业务或服务,进行提炼、标准化和能力封装,云化部署。
本文节选自《央企数字化转型发展思路及推进举措》;陈仕俊, 艾宝林, 吴天慧. 央企数字化转型发展思路及推进举措[J]. 信息通信技术与政策, 2020(12): 33-37.